医生救了小时候的她,她嫁给了做医生的男士

从小的经历会造就一个人的兴趣爱好,包括对未来另一半的喜爱,有的可能是性格上的,有的或许是职业上的偏爱。这些最终都有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会和一个什么样的另一半共度余生。范女士从小得过一次大病,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个好医生保住了她的性命,而且恢复的还不错。

所以她里对医生这个职业是十分钦佩的,而且立志以后也要学医。但最终由于高考成绩有限没能实现愿望。今年29岁的她还没谈恋爱,家里人为此很着急,于是,通过家里亲戚的介绍来到线下服务中心寻找红娘老师的帮助。红娘老师听了范女士的故事很有感触,从优质的会员里筛选出了34岁的宁先生,宁先生从医三年,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谈恋爱,家里人也催的紧。

范女士对宁先生的条件很满意,从小的经历让她感受到到医生救死扶伤的伟大。于是,红娘老师开始安排两人见面,在第一次见面后,宁先生给红娘老师说他对范女士挺满意的,娇小可爱的外形,开朗的性格,虽然自己平时见了那么多病人,但是见到以后有可能成为另一半的女孩子还是很害羞。

红娘老师把这个情况告诉给了范女士,范女士很开心,在之后几次的约会中积极带动氛围。慢慢的,两人熟络起来,范女士从宁先生身上感受到了他是个有责任敢担当的人,还不失风趣幽默。最后,两人在认识后的第二个月确定了恋爱关系。

宁先生经常值夜班,范女士也很理解,既然选择了和这样特殊职业的人在一起,就要接受他的工作性质和时间表。范女士还经常给宁先生做便当,精心熬完鸡汤给他送到医院深夜饿的时候吃,或者陪宁先生一起吃医院食堂。宁先生感到自己有个支持而且理解自己工作的女朋友很幸福。在相处了十个月后,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,范女士也如愿以偿找到了他这辈子最钦佩的医生作伴。

(0)
admin的头像admin
上一篇 2021年4月9日 下午9:28
下一篇 2021年4月13日 下午5:09

相关推荐

  • 相亲约会要注意什么

    一.在见面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你要在对方的朋友圈里,或者是好友动态里了解到对方的一些兴趣和爱好,最近喜欢吃什么,去哪里玩,这个也会双方见面制造多一些共同的话题,可以更进一步的去了解对方。 二.要对对方礼貌 尊重对方,给对方先点东西吃,并且对于对方点的东西,自己也很乐意去接受并且和对方一起去分享。 三.不要急于求成 不能见到对方就马上进入主题,问对方是否同意和…

    学堂 2023年2月7日
    00
  • 二婚相亲需要注意什么

    1、对方的经济状况 经济状况也是考虑再婚相亲时必须考虑的,这对于考虑考虑再婚或再婚的女性朋友尤为重要。不一定要对方要多有钱,但至少要和自己相对的平起平坐。再婚人仕大多已错过最佳的奋斗时期,能力和精力都会相对的有限,如果想要组建一个新的家庭,经济也一定要放在前面来作为考虑之一,而且这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。 2、 考察对方的人品与性格 经历过婚姻失败的人会对性…

    学堂 2021年6月21日
    00
  • 相亲对象对你有好感的表现

    相亲男对你上心的表现1.经常主动找你聊天有时候喜欢一个人非常简单,就是会主动来找你想要和你在一起,如果不能时刻在一起那就会在微信上经常找你聊天,甚至你会发现跟你聊天的时候,他好像变成了“话痨”,什么事情都想跟你说,笑点变得很低,觉得跟你聊什么都很有趣,他也会积极展示他的爱好和兴趣努力让你发现他其实是个有趣的人。2.秒回你的信息你觉得他好像很闲,其实他一直只是…

    交友技巧 2022年1月6日
    00
  • 六个和相亲对象聊天需要注意的技巧

    1.话题 聊对方最关心的话题,通常能打开话匣子。但这个原则仅限与利益无关的话题,比如职业,平时喜欢做什么,延伸性地聊天。 2.尊重对方的话语权 社会心理研究发现,27%的不成功相亲都源于一方话多、另一方无语的尴尬局面!在生活中,性格截然相反的人也可成为情侣、闺蜜,或者蓝颜知己,但对于第一次见面而言,双方并不熟悉,一切从零开始,就该遵守绝对公平的原则。建议你在…

    学堂 2022年9月29日
    00
  • 爱情故事:在相亲网的相亲经历

          相亲对于单身人士来说并不是陌生词语,很多人可能都有比较丰富的相亲经验,但是对我而言,相亲,一直都是贬义词,我觉得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才会指望相亲解决个人感情问题,万万没想到,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却给了我响亮的一耳光,原来,我也是这些“没能力”的人其中一个……       我是属于比较自信的人,可能是跟从小的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,家庭条件不错,学习成绩…

    学堂 2021年1月14日
    00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联系我们

176-666-552-466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17666552466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中国用户请使用右键翻译本网页使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