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天的关键三要素分享

硬知识:聊天的关键三要素
抛出话题、延续话题、结束话题,然后再循环。不会聊天的人,要么是害羞闷葫芦,要么就是不按照这三要素走的超级发散思维狂人。如果你不擅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人,心里清楚这三要素,就能在聊天中慢慢循序渐进,学习技巧。
万能聊天话题:
食物(包括美食和厨艺)
喜欢吃辣的吗,还是更喜欢吃甜点?吃是永恒的话题,每个人对食物的喜好也都不同,属于一定能撞出一点点火花的万能话题。如果你不太擅长聊吃、或者你不懂吃(舌头放着干嘛的……),你可以关注一下最近的美食话题,比如附近有哪家餐厅最近特别火,哪家餐厅明星又跑去吃了等等。只要不是味觉完蛋的人,都会对美食多少有兴趣的。
最近比较火的电影、电视剧
不管对方是不是电影党,聊最近比较火的影视作品,也是万能话题之一。如果你们刚好喜欢相同类型的作品,搞不好就会聊到停不下来哦。就算你们喜好不同,也可以相互讨论一下。平时多看看豆瓣什么的,随时丰富自己的谈资,追踪一下最近的影视话题不会错的啦。
能够自然炒热氛围的聊天技巧:
适当地称赞对方
你选的这家餐厅不错哦。你穿的西装什么牌子的呀,好挺拔。你的发型好酷啊,留了多久呀。你的香水味道不错呢,什么牌子的blablabla。适当的称赞总能夺人欢心,对方被称赞后一定会自然地流露笑容,也能缓解紧张气氛。记住,要适当哦,称赞得太过了会显得你太油滑、世故。
反应可以稍微夸张一点点
是个男生都喜欢炫耀自己,不管是炫耀身材还是内在。在他说出一个你早就知道的烂梗时,你可以来一点点夸张的反应,比如“啊?真的吗?好厉害哦我都不知道”(瞪眼吃惊脸)。千万不要太刻意,一切都要显得自然而然。只要对方是个正常人类,被这样恭维一下,一定会对你印象分大大增加,气氛也就自然更热啦。

(0)
admin的头像admin
上一篇 2022年1月6日 下午7:15
下一篇 2022年1月7日 下午9:56

相关推荐

  • 相亲小技巧

    别着急结婚,先以处朋友的关系了解对方,不可看到对方的条件,都直接想要急着嫁人。嫁人就要考虑到对方的经济实力,这是虽然是一方面,不过性格不合往往是婚姻破裂的根本调价,所以相亲要以交朋友来相处。 以相亲方式,话不可说得太满。第一次接触到的朋友,你很难了解到对方的人品,所以看人还需要多方面的考察,如果说话太满,很容易让对方感觉到反感,相亲成功率降低。 以相亲方式,…

    学堂 2023年3月24日
    00
  • 谁说相亲不是爱情,它只是出现的方式不同而已

    我今年30岁,我自己并不是很着急结婚,但是我母亲却着急地要把我往外推销。看着同伴们成双成对,我也逐渐有了危机感。母亲把我带到红娘一对一,希望早些把我嫁出去。 但说实话,我从心里讨厌相亲,我觉得相亲只有条件和凑合,没有爱情。 后来,红娘老师给我介绍了林峰。相亲的感觉尴尬得很,我觉得自己像是滞销的大白菜,如今清仓处理。这个相亲对象属于是经济适用男那类,长得还算白…

    学堂 2021年4月29日
    00
  • 5个超实用恋爱技巧,让TA越来越爱你!

    1、建立良好的初印象  第一印象也称首因效应,指人际交往中,最先了解到的信息会影响后续对人的判断。  虽然它不一定总是正确,但却最牢固、最鲜明。 初次会面,45秒就能产生第一印象,包括长相、穿着、姿态等。这些印象会成为判断一个人的主要依据。 比如有两位异性,一位邋邋遢遢,还迟到了10分钟,另一位打扮清爽有礼貌,时不时露出肯定的笑容。 不管…

    学堂 2023年11月15日
    00
  • 怎么和相亲对象聊天

    1.话题聊对方最关心的话题,通常能打开话匣子。但这个原则仅限与利益无关的话题,比如职业,平时喜欢做什么,延伸性地聊天。>>点击看更多相亲秘籍2.尊重对方的话语权社会心理研究发现,27%的不成功相亲都源于一方话多、另一方无语的尴尬局面!在生活中,性格截然相反的人也可成为情侣、闺密,或者蓝颜知己,但对于第一次见面而言,双方并不熟悉,一切从零开始,就该…

    学堂 2022年3月19日
    00
  • 关于恋爱的20条真相

    关于恋爱 1.别因为心软接受一个人。当因感动产生的悸动消退后,很长一段时间你会为自己草率答应在一起而后悔。 2.当你和他因生活节奏不同而互不理解时,请及时为彼此创造共同点。没有共同生活圈的感情,就像离开培养皿的一粒细菌,暴露在空气太久,会自动消亡。 3.如果你感觉和他走不下去了,别急着分手,先尝试和解,也许你们累积已久的矛盾,只是一场误会。 4.每个人都是第…

    学堂 2023年1月13日
    00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联系我们

176-666-552-466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17666552466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中国用户请使用右键翻译本网页使用